中国的传统舞龙
发布时间:2016-05-14
![]()
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舞.河南舞狮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舞龙.龙是汉民族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民族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
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中云端,时而入海破浪.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上一条:河南舞狮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一条:普通高校怎样学习舞龙舞狮